北京市社会公信建设促进会品性评估专业委员会
为进一步推动品性评估行业发展,向品性评估行业提供专业支持,经北京市社会公信建设促进会理事会研究,决定成立品性评估专业委员会。专委会于2021年7月5日成立,将对我国品性评估行业理论研究、标准研制宣贯、教育培训及品性评估技术应用产生积极推动作用。
品性评估,是对个体“习性(Disposition)”的“可信度(Credibility)”进行的评估,也是对个体之坦诚度及其岗位(职业)适配度进行的科学评估。随着品性评估在司法、人才选聘等领域的不断应用,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与社会研究机构联合开发出了一个新型专业技术人员门类“品性评估师”,促进品性评估行业人才队伍建设。
发展宗旨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弘扬诚实守信精神;推动建立品性评估行业专家队伍,开展品性评估行业理论和实证研究;联合品性评估行业各种力量,服务于品性评估行业标准体系建设,服务于品性评估行业人才建设,服务于品性评估行业发展;维护专委会委员及成员合法权益;倡导和推进品性评估行业诚信自律、信用管理、规范发展,推进品性评估行业信用体系建设。
主要任务
按照专委会的具体要求,组织、协调、咨询、指导、推动品性评估相关研究工作,推动制定品性评估行业标准,定期或不定期发布我国品性评估行业发展研究报告;组织承办品性评估政策标准宣贯、行业培训等活动;推动品性评估行业生态发展,加强各成员间的联系与合作,助力品性评估机构信用品牌打造,维护品性评估机构及个人权益,促进各品性评估机构事业发展;推动品性评估理论实践落地,助力用人单位防范用人风险。
专委会委员
专委会委员分为单位委员和个人委员两类,委员须在业界有较大影响力或与品性评估具有较大的相关性。具体来看,专委会委员由品性评估专家、高校学者、信用专家、品性评估设备生产商、品性评估用户单位负责人及相关单位组成。
专委会成员
专委会成员分为单位成员和个人成员两类。其中,单位成员包括国内各类工商企业以及品性评估研究机构、信用社团组织、各行业协会、各类公共服务机构等机构;个人成员包括成员单位推荐的负责人,经个人申请专委会审批的在品性评估行业有较大影响或有利于品性评估行业发展的其他个人。